阿里云登顶全球数据库性能及性价比排行榜,刷新世界纪录
本帖最后由 as22 于 2025-2-26 15:27 编辑今日,据阿里云官方公众号消息,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登顶全球数据库性能及性价比排行榜,以每分钟20.55亿笔交易(tpmC)和单位成本0.8元人民币(price/tpmC)的成绩成功刷新TPC-C性能和性价比双榜的世界纪录。
据介绍,TPC-C是由TPC组织制定的针对衡量在线事务处理(OLTP)系统性能的基准测试,被誉为数据库领域的“奥林匹克”,是全球最具公信力的测试标准,也是商业数据库证明自身实力的硬性门槛之一。该基准测试会考察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全链路能力,包括2大衡量标准:性能(tpmC)和性价比(price/tpmC)。
性能表示数据库能够跑多快,性价比表示数据库的成本能做到多低。
TPC-C测试过程包括全压力测试、故障容灾测试、数据库ACI测试:
全压力测试:要求数据库在极限压力下稳定运行8小时内,且tpmC的波动率不得超过2%。同时要求打榜构建的超大规模集群在8小时内保证100%数据的正确性,数据0错误。
故障容灾测试:要求模拟各种软硬件故障情况下都能保证数据不丢失,保证数据库事务的一致性。保证出现故障以后,整体性能基本不受影响,而且可以迅速进行HA切换,恢复性能。
数据库ACI测试:完全通过数据库的各种一致性,隔离级别,原子性的测试。最大单表扫描数据行数超48万亿行。
本次打榜中,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以20.55亿tpmC的性能成绩一举夺魁,且成本相比原纪录降低了近40%。在测试的8小时期间,PolarDB完成了2.2万亿次数据操作,tpmC波动率仅为0.16%,保障了100%的数据正确性,这同时也体现了PolarDBLimitless超大集群的性能稳定性。
这一新纪录模拟了16亿用户同时上线进行交易,其处理能力相当于天猫2020双11订单峰值场景的59倍,成功扛起全球最大流量洪峰。
PolarDB登顶的关键优势:
单核性能相比原纪录提升1.8倍:通过单机事务、索引结构、IO路径、日志复制等90多种优化和性能提升方式,PolarDB实现单核性能相比原纪录提升1.8倍以上。
数千节点的横向扩展能力:PolarDB Limitless架构是世界上第1个基于RDMA的千台物理机数据库集群,支持大规模横向扩展,单集群可管理100PB级数据,最高扩展至数千个计算节点。该架构支持高性能的跨节点事务一致性,基于和RDMA技术深度融合的全新事务系统PolarTrans,弹性并行查询ePQ,其分布式能力实现性能近线性扩展,对单机最高性能损耗控制在15%以内,扩展性远超传统的分布式事务方案。
软硬件结合,实现高可用和低成本:借助更多的内核、更灵活的微架构、更大的内存带宽以及更出色的输入/输出(I/O)性能,英特尔®至强®处理器为各种工作负载提供了卓越的性能表现。
此次阿里云PolarDB刷新该记录,是中国基础软件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就,标志着PolarDB创新的云原生架构不仅突破了单集群的扩展性瓶颈,还成功扛住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并发交易峰值,在性能、可扩展性等多个维度领跑全球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