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5|回复: 0

[人工智能] 浙大推出“女娲”AI模型!破解基因组密码

发表于 6 小时前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
这里或许是互联网从业者的最后一片净土,随客社区期待您的加入!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7月9日消息,浙江大学郭国骥教授团队在《细胞》杂志发表重要成果。

他们开发多任务深度学习模型女娲CE(NvwaCE),实现从基因组序列到单细胞水平调控序列图谱的直接预测,在基因组AI领域取得重大突破。

基因组由DNA构成,包含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及大量调控序列,二者共同决定生物体的复杂特征。自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绘制出基因图谱后,对其中遗传信息的破译却不足10%。

AI的出现为解读基因序列提供了新途径,但基因组AI模型受数据质量制约。

郭国骥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超高通量超灵敏单核ATAC测序技术(UUATAC-seq),为基因组AI模型训练打造了高质量“教材”。

s_6f6573d8ce294d93a92fdf63dc47bfe7.jpg

通过学习UUATAC-seq产生的高质量数据,该模型掌握了脊椎动物调控序列编码规则,可基于一维DNA序列预测单细胞中的染色质可及性水平,且具备高泛化能力,能预测未经训练物种的染色质可及性图谱,其对人类调控元件可及性的预测与实验测量相关性良好。

在实际应用中,“女娲CE”表现出色,超越现有基因组AI模型,可精准预测合成突变对谱系特异性调控序列功能的影响,还能结合疾病表型设计治疗位点。

团队通过基因编辑实验,验证了“女娲CE”预测的镰刀型贫血症治疗性基因位点HBG1-68:A>G,经基因治疗后胎儿血红蛋白表达量显著提升,这是世界首例由人工智能设计的人类疾病治疗位点。

相比国外同类模型,“女娲CE”基于高质量单细胞图谱数据,对几乎所有细胞类型实现了AUROC>0.90的预测准确率。

未来,“女娲CE”将在生命科学、医学和农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,助力全面解读基因组语言、建立数字生命模型。

来源:快科技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Copyright © 2001-2025 Suike Tech All Rights Reserved. 随客交流社区 (备案号:津ICP备19010126号) |Processed in 0.116456 second(s), 7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d On.
关灯 在本版发帖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